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
日期:2020-11-23
1、中國醫院百強公布
11月14日,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公布,前十名分別為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與《2018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相比,前六名醫院排名未有變化,有變化的是今年排名第七位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去年排名第八,上升一個名次;去年排名第七位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今年則排名第八位。
變化最大為第十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今年進入前十榜單,去年該院排在第12位;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則由去年的第十位排到了今年的第12位。
根據健康界消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是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桿之一,中國醫院排行榜評價方法以學科水平、臨床專科聲譽為核心,兼顧年度科研產出。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負責人高解春就榜單接受媒體采訪表示,今年參與評選的專家數量由上一年的4879人增至5210人,創歷史新高,有效回復率達到64.53%,是歷史第二高,這一結果遠遠高于美國最佳醫院評選的回復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總共有366家醫院在榜單上獲得提名,此榜單沒有門檻,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軍隊醫院和企業醫院在內,只要是醫療機構,都允許被提名。
2、全國醫院專科排名公布
除了中國醫院排行榜,同時公布的還有全國醫院專科聲譽排名和專科綜合排名。
如放射科前三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呼吸科前三名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骨科前三名為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根據健康界消息,在專科綜合排名中,80%專科聲譽權重貢獻使專科排名相對穩定;此外每家醫院每年科研成果、學術論文、獲獎項目等不同,導致占20%的科研分數也不相同。
對于此榜單,根據高解春解讀,一方面有若干家醫院在專科綜合榜上出現三個滿分現象,也就是聲譽、科研和綜合都是滿分,這足以說明其強大的學科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另一方面,有些醫院在聲譽榜上是第一名,但是在專科綜合榜上第一名的位置被其他醫院取而代之,這說明其在2019年的科研不太出色。當然,也會有醫院出現相反的情況,即在聲譽榜上并非處在榜首位置,但是當把科研分數綜合到一起時,自己成為了第一名。
高解春進一步指出,這說明相比過去純粹依靠聲譽進行排名,專科綜合榜已經起到了較大的引導作用,這也使每一年的排名競爭更為激烈。
今天的科研投入可能變成明天的科研產出,明天的科研產出會成為未來的臨床成就,因此醫院管理者應該肯定科研和臨床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
3、另一百強醫院榜單,前十變化較大
今年8月29日,第三方醫院評價平臺“艾力彼觀察”也發布了2019屆中國頂級醫院100強名單。
前十名分別為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和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相比,第三名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而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此外從第五名到第十名均不一樣。
此差異原因或許是因為評價體系的不同,艾力彼觀察版中國醫院排行榜評價體系涵蓋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運營、誠信服務和學術科研五大維度。
數據信息從多方面搜集而來,首先由醫院自身填報數據,再依據公開渠道公布的信息核實醫院的填報數據。在此基礎上,研究中心會同醫療相關部門,對醫院數據進行綜合驗證。最后比照數據庫進行驗證。
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評價方法則是以學科水平、臨床專科聲譽為核心,兼顧年度科研產出。
根據艾力彼觀察版中國醫院排行榜,2019年醫院百強除了內蒙古、青海、西藏、貴州、海南,其他省份至少有一家醫院進入 2019屆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榜單,其中北京、上海、廣東上榜醫院最多。
排名前25%的醫院與其他醫院在服務能力和資源配置方面差異較小,在突出人才建設情況和學術科研能力方面差異相對較大,專科建設和學術科研是影響頂級醫院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附件: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以上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